9月21日,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启幕。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、白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谢尔盖・什雷奇科夫发表主旨演讲,上海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龚正,辽宁省委副书记、省长王新伟出席论坛。

本次论坛以“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: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” 为核心主题,汇聚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顶尖专家,围绕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、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共商合作路径、破解发展难题。在“共塑创新生态: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挑战与应对”圆桌对话环节,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、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land Eils与其他4位科学家同台交流,立足智能医学领域实践,深刻阐释国际科技合作的核心价值。

Roland Eils强调,医学研究高度依赖数据支撑,跨国界、跨机构的安全数据共享是加速AI医疗落地的关键抓手。“无论怎样强调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都不为过。”Roland Eils院士在对话中明确指出,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规模化应用,正面临数据可及性与研发普惠性的双重考验。他坦言,自己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深度落地——“我们期待AI为医学带来的突破,能超越地域限制。它不应仅服务于欧洲患者,更要成为守护非洲、亚洲等全球疾病人群健康的力量。”
当天下午,在中欧医学人工智能合作与发展分论坛上,德国科学院院士Roland Eils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,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正持续涌现突破性成果,在疾病预防、诊断、治疗及康复等多类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,展现出应对全球卫生健康挑战的巨大潜力。他特别强调,中国在该领域的贡献尤为卓著,并以中国推出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作为典型案例,彰显了其在推动全球医学AI发展中的关键作用。
作为践行开放合作理念的前沿阵地,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在健康医疗大数据、医学大模型与智能体等关键方向实现重要突破,同时积极搭建国际合作网络,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、临床医院及产业企业开展深度协同,持续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和行业应用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服务全球患者”的发展目标。